摘要:前言 近日,香港入境事务处宣布将从2025 年 9 月 8 日起调整多项服务收费,涉及签证、护照、回港证等 28 类项目,涨幅从 3% 到 51% 不等。这是香港政府继今年 2 月调整人才计划签证费用后,再次落实 “收回成本” 和 “用者自付” 原则的重要举措。本期昶嘉捷带您聊一聊。
一.核心调整项目与费用对比
本次调整覆盖护照、签证、旅行证件、邮寄服务等高频业务,部分关键项目变化如下:
1. 护照申请费显著上涨
▶16 岁及以上人士:
32 页护照:从 370 港元增至430 港元(涨幅 16%);
48 页护照:从 460 港元增至520 港元(涨幅 13%)。
▶16 岁以下儿童:
32 页护照:从 185 港元增至215 港元;
48 页护照:从 230 港元增至260 港元。
护照资料修改费:从 84 港元涨至110 港元;
护照批注费:从 170 港元涨至200 港元。
2. 签证与入境证件费用全面上调
▶普通签证(其他类):从 230 港元涨至330 港元(涨幅 43%);
▶过境签证:从 120 港元涨至170 港元(涨幅 42%);
▶多次入境证:
1 年有效期:从 470 港元涨至670 港元(涨幅 43%);
3 年有效期:从 935 港元涨至1,350 港元(涨幅 44%)。
3. 回港证与旅行证件费用调整
▶多次通用回港证:从 170 港元涨至210 港元(涨幅 24%);
▶限用一次回港证:从 55 港元涨至70 港元(涨幅 27%);
▶亚太经合组织商务旅游证(5 年有效期):从 540 港元涨至700 港元(涨幅 29%)。
4. 海外邮寄费用飙升
▶香港护照速递至北美、欧洲:附加费从 205 港元涨至310 港元(涨幅 51%);
▶亚洲 - 太平洋区速递:从 145 港元涨至210 港元(涨幅 45%)。
二.调整背景与政府立场
入境处表示,此次调价旨在逐步实现服务成本的全额回收。目前部分项目的成本回收率仅为 14%-94%,调整后预计可提升至 19%-100%,每年为政府增加约 1.04 亿港元收入。
核心原则:用者自付:避免全民承担少数人使用的服务成本;
逐步调整:避免一次性大幅涨价对民生和营商造成冲击。
官方回应:政府强调,调整对大部分市民日常生活影响有限,且香港护照的全球通行优势(目前免签 174 个国家和地区)仍具竞争力。入境处表示,此次调价旨在逐步实现服务成本的全额回收。目前部分项目的成本回收率仅为 14%-94%,调整后预计可提升至 19%-100%,每年为政府增加约 1.04 亿港元收入。
三.对三类群体的直接影响
1.留学生与工作签证持有者
续签成本增加:延长逗留期限或改变逗留条件的费用从 230 港元涨至330 港元(涨幅 43%)。
人才计划申请者:若叠加今年 2 月生效的人才签证新规(申请费 600 港元 + 签证费 600-1,300 港元),整体成本可能翻倍。例如,申请 “高才通” 首签需支付1,900 港元(原 830 港元)。
2. 频繁出入境的商务人士
多次入境证费用暴涨:3 年有效期的多次入境证费用增加 415 港元,长期往返内地与香港的企业主需额外规划预算。
邮寄成本压力:海外速递费用的大幅上涨,可能影响紧急文件的处理效率和成本。
3. 普通市民与家庭
护照换发成本上升:以四口之家为例,若全部换发 48 页护照,费用将增加360 港元(原 1,840 港元→新 2,200 港元)。
回港证使用成本:经常往返内地的香港居民,单次使用回港证费用增加 15 港元,长期累积影响不容忽视。